刚进实验室时,小老板就交代我一件事,好好学养细胞,战战兢兢养了很久以后,好像也就这么回事嘛,但是随着实验的推进及实验技术增加,我发现细胞培养还真不是这么简单一回事。作为生物技术中最核心,最基础的技术,你真的会养细胞吗?养细胞是研究生的基本功,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关于细胞培养那些事儿。
无菌操作,细胞培养最关键的一环,也是决定细胞培养能否成功的关键。
1、无菌操作区域应该保持清洁,实验过程中只保留必要物品其他实验物品应立即移除以利于空气流通。使用前用75%的乙醇擦拭无菌操作台面等、细胞房和超净台须紫外照射30分钟才可使用,其他实验用品以 75 % ethanol 擦拭后才带入无菌操作台内。
2、实验过程中进入细胞间必须穿上隔离服或者细胞间专用的白大衣,戴上手套和口罩才可进行实验。为了自身安全,对于来自病毒感染的细胞株等要特别小心操作,并选择适当等级之无菌操作台。
3、小心取用无菌实验物品,避免造成污染;操作过程中不要碰触吸管、离心管、枪头尖头及容器瓶口;不要在开口器皿的正上方操作实验,一般握住瓶身,倾斜约45角取用;尽量勿将瓶盖盖口朝上放置桌面;尽量接近酒精灯。
细胞,作为细胞培养的主角,纵然虐你千百遍,你却依旧只能待她如初恋。
1. 对于新手而言,刚拿到细胞,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他的生长特性,培养基类型,血清种类,培养环境等等这样一些问题(一般而言,根据是否附于支持物上生长的特性,细胞分为贴壁型、悬浮型;培养基最常用的是DMEM,RPMI-1640;血清主要有三种a)新生牛血清;b)小牛血清;c)胎牛血清;培养环境一般37度,5%二氧化碳恒温孵育)。其次,和细胞首次接触的时候,需要在显微镜下先拍下细胞的样子记录其形态特征,便于和今后培养的过程中细胞做对比。
2.每次操作只处理一株细胞株,以避免失误混淆或细胞间污染。对于特殊的细胞或需特殊处理的细胞单独分装培养基。仔细观察细胞培养状态及速度,摸索适宜的空间密度,及时做好记录,根据实验需要,定期传代换液。实验完毕后,将实验物品带出工作台,用75 %乙醇擦拭操作台。在进行下一个细胞株操作时,操作台需紫外照射15分钟以上方可使用。
3.不要频繁看细胞。对于初学者而言,有空多看看细胞是好事,但是也不能经常去看,特别是对于磁珠分选的细胞以及密度特别低的细胞。因为培养基中生长因子有限,细胞好不容易自分泌一点儿促生长的因子在周围,形成有利于生长的局部环境,看细胞的时候一晃,把因子就给晃散了,不利于细胞生长。经常可以看到新手一天到晚再看细胞,老手一扔好几天不管。
最后,再给大家分享一些细胞培养中小tips:
1. 定期更换孵箱底盘中的水(每次更换时将孵箱及高压灭菌后dd水同时放在紫外下灭菌15分钟)
2. 操作之前,培养液及胰酶先放到37度的细胞培养箱或者水浴锅里复温。因为低温对于细胞也是刺激因素,复温后可尽量减少对细胞的刺激,尤其对娇弱的细胞,有利于维持细胞形态,加快细胞生长。
3. 不要烧瓶口。因为培养基的缓冲体系一般都是碳酸和碳酸氢根离子,烧完瓶子放入冰箱,压力骤降,培养基中的碳酸就会变成二氧化碳,培养基就会变碱,培养基颜色会变紫红。由于大多数细胞适宜pH为7.2~7.4,偏离此范围对细胞将产生有害的影响。但总体来说,细胞耐酸性比耐碱性强一些,偏酸环境中更利于细胞生长。
总的来说,培养细胞的过程,亦如培养爱情的过程,需要你小心呵护,并积极沟通,这样才能培养一段唯美的爱情。最后祝大家实验顺利,早发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