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NA或lncRNA在冠心病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

2019年4月,来自青岛大学转化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Aging and Disease上发表了题为 “MicroRNAs or Long Noncoding RNAs in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的原创性论文,文章主要探究了microRNA或lncRNA在冠状动脉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心血管疾病(CVDS),尤其冠状动脉疾病(CAD)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造成重大社会经济负担。当心肌供血的动脉即冠状动脉变硬狭窄时,往往会导致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其结果就是CAD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进行性炎性疾病,是CAD 的主要发病机制。氧化应激、血液动力学或生化刺激引起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反过来,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发生变化,会引起巨噬细胞积聚并释放炎症介质。血管平滑肌细胞(SMCs)随后被激活并开始增殖和迁移。因而,CAD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脂质沉积、EC功能障碍、巨噬细胞以及SMC活化。多种与心血管终末风险事件增加的相关血液标记物已被发现,然而,具有明确临床意义或有助于诊断治疗的因子却很少。

因此,研究人员对可用于评估动脉粥样硬化和CAD进展风险以及治疗效果的创新生物标记物进行深入探讨。许多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调控性非编码RNA(NcRNAs)密切相关,包括微小RNA(microRNA,miRNA)、短干扰RNA(SiRNAs)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等。近年来心血管疾病中miRNAs和lncRNAs的研究进展迅速。miRNAs和lncRNA在组织和血液中的表达特征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以及治疗的评估具有潜在的作用。在心血管系统中,ncRNAs不仅对心脏和血管的发育至关重要,而且在CAD等心脏异常的病理生理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miRNAs和lncRNAs在血浆和其他体液中稳定存在,因此可以作为某些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在本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总着眼于miRNAs和lncRNAs在CAD中的分子机制,总结了最新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CAD的治疗寻找新的靶点。

总而言之,文章表明miRNA和LncRNAs在CAD 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某些特定的miRNA或lncRNA不仅可以作为CAD的诊断标志物,而且还可作为患者未来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来进行预后评估。

                 

                    冠状动脉疾病相关miRNA的摘要

 

              冠状动脉疾病相关LncRNA的摘要

参考文献:Zhang Yuan,Zhang Lei,Wang Yu et al. MicroRNAs or Long Noncoding RNAs in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Aging Dis, 2019, 10: 353-366

研究进展

Mil Med Res:中国专家就COVID-19感染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达成共识

2021-10-10 23:42:53

研究进展

西班牙学者发现 老年人超重会引起能量代谢的改变从而破坏肌肉的完整性

2021-10-11 0:28:50

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转载,并不保证内容正确或赞同其观点。
如转载稿涉及失效、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修改、删除相关文章,请留言反馈
Notice: When your legal rights are being violated, please send an email to: [email protected].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