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TMB预测ICI反应效果更好的标志物

众所周知,肿瘤突变负荷(TMB)是继MSI/dMMR之后第二个不需要考虑肿瘤组织的泛癌种免疫治疗(ICI)反应标志物(2020年6月,美国FDA批准了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可瑞达)单药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的肿瘤组织样本突变负荷高的患者,是TMB在获得FDA的IVD标志物批准之后,首次获得FDA伴随诊断获批)。TMB作为标志物的准确性和预测效能都是有目共睹的。
那么,是否能找到与之媲美的ICI反应标志物呢?今天,TMERS将会告诉你答案
基于肿瘤微环境模式的标志物诞生过程 :
1、肿瘤微环境(TME )模式评估和预后因子识别

2、基于肿瘤免疫浸润模式的TMERS的构建和验证(分析集合、免疫治疗集合、外部独立数据集、K-M、ROC等

3、TMERS与分子分型以及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发现TMERS与肿瘤预后结果的递进关系)

4、TMERS的独立的预后因子分析(单因素、单因素cox、列线图)

5、结合TMERS分析MIBC中的免疫浸润景观

6、免疫治疗数据集分析TMERS可作为免疫治疗的预测marker

6.1、 TMERS与免疫检查位点的相关性

8、TMERS 与TMB显著负相关(说明TMERS或可媲美TMB做为ICI反应marker)

9、 构建TMERS+TMB模型对于免疫治疗的预测效能

 

文献解读

三阴乳腺癌BRCA1甲基化和突变景观

2020-9-1 16:06:53

文献解读

使用8-miRNA特征可以准确识别TNBC患者的临床结局

2020-9-1 16:08:07

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转载,并不保证内容正确或赞同其观点。
如转载稿涉及失效、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修改、删除相关文章,请留言反馈
Notice: When your legal rights are being violated, please send an email to: [email protected].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