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来介绍一篇2020年发表于NC的文章,全面分析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免疫组库。

采用方法:TCR+WES+免疫组化+转录组

T细胞的Clonality与CD3(T cell),CD8(Cytotoxic T cell),GzmB表达、 INF-r表达正相关,与CD4(Helper T cell)负相关,说明T细胞的clonality可以反映毒性T细胞的活性。

NSCLC中,肿瘤中突变负荷越高,T细胞的clonality也增高,说明了体细胞突变可以增强肿瘤的免疫原性。
EGFR突变是NSCLC已知的药物靶点,作者发现EGFR+患者的TMB较低,clonality也很低,相反,EGFR-患者clonality比较高,说明EGFR-更能引起T细胞扩增。


a图:只有0.7%(0%至4.5%)的非同义突变在肿瘤和未受累的癌旁组织之间同时存在。
b-c图:尽管在癌旁和癌灶中,病毒TCR比非病毒TCR更多(GLIPH方法),但在Shared组中,病毒TCR比非病毒TCR多得多。说明share的T细胞可能靶向癌症癌旁shared的突变或病毒。
- 作者检测了NSCLC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外周血的TCR,并将TCR结果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基因组、免疫过程以及临床结局相关联。
- 基于免疫组库结果,癌症组织可以反映局部的抗肿瘤T细胞应答;癌旁可以反映肿瘤微环境的T细胞应答;PBMC可以反映宿主的免疫状态;
- 那些未受累的癌旁组织中也有相当程度的T细胞浸润,癌旁T细胞的clonality甚至高于癌组织,这是先前我们并不知道的。作者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证明了癌旁T细胞的扩增主要针对于背景突变或病毒感染。
- 癌旁的clonality比COPD和健康肺更高,推测之所以在癌旁中有更多活性T细胞应答,可能与肺癌患者的抗肿瘤监测以及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促进因子有关。
- 当宿主具备更高的T细胞density,说明宿主具备更强的T细胞应答能力,这些患者的整体生存较好。而若患者癌旁的clonality较高,说明癌旁的T细胞应答活性较高,这样的患者整体生存较差,推测是由于T细胞针对病毒感染或背景突变的反应可能会阻碍免疫系统有效抗击肿瘤。
Ref: Reuben, Alexandre, et al. “Comprehensive Tcell repertoire characterization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atureCommunications 11.1 (2020):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