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番茄君以两篇具体的文献为例,为大家详细讲解meta分析的思维方式。
在第一篇文献中,作者的目的是比较onlyTAI和EDAI+TAI两种奶牛场繁殖管理策略对奶牛输精受胎率的影响。作者在查阅大量的文献之后发现,有的人报道onlyTAI方案比EDAI+TAI方案具有更高的输精受胎率,然而,有的人却并没有得到同样的结论。由此看来,对于同一个科学问题,不同的报道之间存在着分歧或者争议。因此,作者采用了meta分析的思维方式做进一步研究,探究到底哪种管理策略更好。作者最后得出结论,onlyTAI的管理策略对提高奶牛输精受胎率更加有效。
在第二篇文献中,作者的目的是比较G-P-G和G-P-P-G两种同期发情方案对奶牛输精受胎率的影响。作者查阅文献后发现,大多数研究均报道G-P-P-G方案下的奶牛受胎率显著高于G-P-G方案,但是单独每篇报道的样本量不大,只有50-312头奶牛,因此作者从meta分析的角度出发,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当然作者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但是meta分析的样本量达到了5356头奶牛,使得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小伙伴们要注意,对于大样本量,且已经得到明确结论的科学问题,是没有必要做meta分析的。上期番茄君就已经提到,meta分析最显著的优点就是可以通过增大样本含量来增加结论的可信度,解决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因此,meta分析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对于同一个科学问题,不同的报道之间存在分歧或者争议,第二种情况是不同的报道之间虽然相似,但单独每篇报道的样本量较小。当然,当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meta分析更加适用。
下期番茄君为大家带来meta分析的一般流程。
PS:小伙伴们有疑问可以随时联系番茄君,只要番茄君会的,有问必答。
66666666666666666666666六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