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相伴随的,是中国医学生物领域最近20年不断取得突破。
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科室由几无存在感、到成长为全国的领头羊,并为世界医学发展做出了贡献,改写着临床诊治指南。比如,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科。
与此同时存在的是,有些曾经很辉煌的科室,则逐渐悄无声息。
感慨万千的同时,我们更将目光投向,目前最活跃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有哪些?期望从解读中,找到一丝临床科研发展与衰退的规律。
检索及分析机构:Healsan Consulting LLC(美国恒祥咨询); Stork(文献鸟)
全球神经科已发表了397,699篇Medline收录的文献,其中中国神经科发表了36,540篇,占9.19%。我们对其中最新的10,000进行大数据分析。
时间分布显示,针对神经科的最新的10,977篇文献中,都是2020年的文章。
这也意味着,下面针对全球神经科分析的数据都是今年的数据分析结果。
国家分布可以看到,中国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为1774篇,占16.16%;正好是美国的一半,排在第二位。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分列第三到五位。
中国2020年发表的论文比例显著高于历年来所有论文的比例,显示着中国神经科临床科研在迅速发展中。
如果我们只看中国神经科发表的SCI论文,则显示,目前中国神经科共发表了36,540篇Medline收录的论文。
在做分析的最近1万篇论文中,最早的是2018年的论文;意味着下面针对国内神经科的分析都是最近2年的数据。
可以看到,中国神经科2020年截止到8月初发表的论文,已经接近2019年全年发表的论文。
从全球看,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美国)和伦敦大学学院(英国)分列论文发表数量中大学的前三名。
而麻省总医院(美国)、北京天坛医院(中国)和华西医院(中国)则在医院为单位的论文发表排名中居前三名。
另外,中国的宣武医院、湘雅医院、华山医院、同济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和医院(武汉)、齐鲁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山大学第一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301医院等等亦在2020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中名列前茅。
而如果只看中国的神经科,排名则变成了另外一番景象。因为这个时间跨度了2年。
最近2年,Medline收录论文最多的中国神经科中,前十位依次是:宣武医院、华西医院、北京天坛医院、湘雅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华山医院、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济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其后还包括: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协和医院(武汉)、中山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岛市立医院、南方医院。
另外还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01医院、瑞金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湘雅二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医院、金陵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西京医院等。
卒中、癫痫、多发性硬化、痴呆、睡眠、偏头痛、癌症、脑病、脑损伤、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等是全球神经科最关注的十大热点。
卒中、癫痫、癌症、抑郁、应激、痴呆、睡眠、干细胞、脑损伤、糖尿病则是中国神经科最关注的十大热点。
可以看到发表神经科相关研究最多的五个杂志是Neurology, Front Neurol, J Neurol, Sci Rep, Mult Scler Relat Disord等。
杂志后面附有影响因子,参考这个排名及影响因子,对于投稿有非常强的参考价值。
中国神经科发表论文最多的五个杂志是:Front Neurol, Medicine, BMC Neurol, Aging, Front Neurosci等。
在这里我们只关注了中国神经科最近2年发表的论文中最有影响力的学者。
可以看到,Wang, Yongjun(北京天坛医院); Ji, Xunming(宣武医院); Xie, Peng(重庆医科大学附上第一医院); Yu, Jin-Tai(华山医院); Wang, Wei(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Li,Xiao-Ming(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Jia, Jianping(宣武医院); Wu, Zhi-Ying(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Lou, Min(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Wang Kai(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Liu, Xinfeng(金陵医院); Hu, Bo(武汉协和医院); Wang, Jian(鼓楼医院); Zhou Dong(华西医院); Liu, Ming(华西医院); Yu, Xin(北医六院)等居于前列。他们在全球神经科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为神经科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具有全球视野的领军人物是科室发展的核心动力。
下面是中国神经科学者发表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部分论文。
小结: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发现。
1)中国已经是国际神经科领域最重要研发来源之一,发表了16%的Medline收录论文。
2)最近2年,Medline收录论文最多的中国神经科中,居于前列的有:宣武医院、华西医院、北京天坛医院、湘雅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华山医院、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济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3)卒中、癫痫、癌症、抑郁、应激等是中国神经科学者最关注的研究领域;与其他国家尚关注多发性硬化和睡眠障碍有不同。(多发性硬化是中国人群的罕见病、欧美人群的常见病。编者注)
4)发表中国神经科论文最多的五个杂志是:Front Neurol, Medicine, BMC Neurol, Aging, Front Neurosci等。
5)影响力居于前列的中国神经科专家主要有:Wang, Yongjun(北京天坛医院); Ji, Xunming(宣武医院); Xie, Peng(重庆医科大学附上第一医院); Yu, Jin-Tai(华山医院); Wang, Wei(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Li,Xiao-Ming(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Jia, Jianping(宣武医院); Wu, Zhi-Ying(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Lou, Min(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Wang, Kai(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6)由于我们的专业知识所限,本大数据分析可能存在误差;且仅为学术交流用,不用于任何排名或者比较。
透过该大数据分析结果,我们看到了中国学者在神经科领域的巨大进步。
中国学者拥有科研投入不断增加的天时,京沪及地区中心城市大学医院占有患者资源的地利,而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却是人和-领域内的领军人物。
报告机构简介:
美国Healsan Consulting(恒祥咨询)公司,特长于医学生物大数据分析和临床科研数据库数据利用。
分析软件及致谢:
感谢“文献鸟”公司VIP项目提供检索和分析。这是特别适合课题组PI、科室的科研秘书、机构科研处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