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实习偷医院麻药 致女友吸食过量死亡 杂谈 20年8月10日 转载大师 取消关注 关注 私信 今日(8月9日),川北医学院向澎湃新闻证实,该校一男生韩某利用医院实习机会,从手术室偷取麻醉药,给学妹兼女友吸食,致其吸食过量死亡。 据知情人士透露,涉案男生已被开除学籍,现已被批捕。 澎湃新闻援引川北医学院校内通报称:“2020年1月1日7时许,我校麻醉学系2016级X班学生孟XX,在川北医学院顺庆校区第11幢教职工宿舍2楼2单元死亡。死亡原因公安部门正在调查中。” 知情人士向澎湃新闻透露,孟某为涉案大五男生韩某的女友。韩某为川北医学院大五麻醉学专业学生。孟某是其学妹,也是麻醉学专业,比他低一届。 案发时,韩某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实习。实习期间,他在外面租房住。 今年1月1日,韩某从实习医院手术室偷出麻醉品,带回出租屋,给孟某吸食。最终导致孟某吸食过量死亡。 据知情人士称,当时两人一起吸食。韩某以前吸的时候,还发过微信朋友圈。 网上有“来自某院校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学”留言,涉案麻醉品是七氟烷。 “医学界”发现,这是一种吸入式全身麻醉药,主要用于院内手术及门诊手术的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 按照我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医院麻醉类药品的存放、使用,都有特别要求。《财经》杂志曾报道称,只要没有出现管理漏洞,这是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比如,需单独保存在专用柜内,配备防盗门,实行双人双锁管理。需两人核对登记后才可开柜取出。 只有特定执业医师和药师可以开具此类药品。需使用特殊处方,且加盖专用章。此外,药物用完后,每一个容器都要被回收,再次核对数量并登记。一位北京三甲医院药师告诉《财经》记者,哪怕是碎掉的安珀瓶,也要找到“尸体”,以确定瓶子真的打碎了。 但“医学界”查阅《麻醉药品品种目录(2013年版)》,发现七氟烷并不在目录中,因此不属于强制管制药品。 目前,韩某是通过何种方式偷带麻醉药品出院,尚未可知。 川北医学院宣传部一位负责人已向澎湃新闻证实上述信息。称,家属和学校已协商解决好了。学校目前不掌握案件调查进展。 有网友评论上述事件称,这暴露出医院对麻醉品管理有重大问题。 亦有很多网友称,若这样的人上临床、成为医生,极可能造成更恶劣事件。 “医学界”搜索发现,此前就有人利用医院管理漏洞,造成麻醉品违规外流。 2011年,《新金融报》得到信息,一名“吹哨人”致信江苏省卫生厅领导,称一些医药代表伙同受贿医生,致使部分七氟烷流向黑市。有的被一些没有资质使用该类药品的医院、诊所买走,有的可能被转卖到境外。 2017年,安徽一医院药房主任汤某曾私自向医药公司提供管制药品购买资质,后与人合谋,贩卖该公司提供的510瓶可待因口服液,相当于1.224克海洛因。最终,汤某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 2019年,《财经》报道称,上海多名麻醉科医生因将过量芬太尼类药品销售给患者,被警方带走调查。这导致上海多家医院内部通报相关事件,自查整改院内麻醉药管理。 《财经》报道,在上述事件中,仍可看到管理漏洞。比如,当手术用量不足一支麻醉剂时,可能会被钻空子。在有些麻醉科,用药由麻醉医生一人完成,剩余药物的处理也只是做一个登记,这一环节缺乏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