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解刊系列中,有不止一位小伙伴留言,强烈希望分析一下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一本国人学者发文占比较高的杂志。

希腊医学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于1998年创刊,由对国人学者友好的希腊Spandidos Publications出版社以月刊的形式出版发行,其旗下的Oncology Letter、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等多本杂志,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争取把这五颜六色的期刊都分析遍
说实话,国内很多科研机构看不上这家出版社旗下的期刊,因为几年前这家出版社对国人学者太友好了,以至于被当做“坑”科研经费的典型。一些机构还把Spandidos Publications旗下多本期刊都拉到了投稿黑名单,投这些期刊不报销版面费也没有奖励。
但另一方面,该出版社旗下很多期刊影响因子都在稳步上升,不得不佩服其经营有方。
上个月公布最新JCR报告后,可以看到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杂志的最新JCR分区:医学研究与实验Q3区。在138本同类别杂志中,SCI影响因子排在中游,第70位。

中科院分区:在2019年12月基础版中,大类为医学3区,小类为医学研究与实验4区;而在2020年1月最新升级版中,小类提升到了3区。尽管这次分数有上涨,但其中科院分区应该是难再继续上调了。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主要发表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学、遗传学、人类基因组学、微生物学、分子发病机理、分子心脏病学、分子外科和分子生理学等多个方面的分子和临床研究。

该刊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收录还是很快的,已经更新了2020年7月卷期,也就是当下月份。截至目前,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已发表了6893篇论著文章,3128篇会议论文摘要,293篇综述文章,39篇Correction,以及2篇Editorial Material等。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杂志网站上,已接收文章的卷期在线发表还是比较超前的,已经更新到了2020年9月卷期。

有人说这么多年了,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的SCI影响因子今年终于突破3分了,达到了3.098。其实早在2004年,就有达到过3.190分的峰值。
过去20余年,该刊主要在2分上下浮动,近几年有了缓慢上升的趋势,缓慢到什么程度?去年差一点上3分,今年差一点没上3分。
下图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杂志在1998年-2020年7月的历年发文量,截取自Web of Science,论文量统计上排除了会议论文摘要:
该刊早年的年发文量基本都在300篇以下,2012年起,上调到400篇左右,2018年突然翻了一番,涨到735篇,2019年又回调到455篇。截至今年7月卷期,2020已收录213篇,预计年末大概会达到360篇左右。
这里有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2018年刊文量上调这么多,今年发的影响因子怎么没跌?一方面上调300篇,接近一倍,不是很夸张。另一方面,该刊2018年的高被引论文还是比较多,起到了一定作用,比如下面这些:
当然,应该还有其他因素,比如期刊临时的政策调整、刊文热门主题内容等,暂未发现异常互引。
ScimagoJR网站对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杂志在医学领域的评价主要为Q1级,在遗传学领域的评价则稍低,既往一直是Q3,近三年提升到了Q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杂志上大多数文章的审稿接收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不少文章2-4个月内就可完成审稿接收。
第一篇,综述文章“Entangling COVID-19 associated thrombosis into a secondary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syndrome: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perspectives ”,于2020年6月17号投稿,2020年6月25号接收,从投稿到接收,仅仅一周时间。
第二篇,论著文章“Co-expression of peripheral olfactory receptors with SARS-CoV-2 infection mediators: Potential implications beyond loss of smell as a COVID-19 symptom”,于2020年5月29号投稿,2020年6月17号接收,从投稿到接收,用时两周多。
第三篇,论著文章“Sensitivity assessment of droplet digital PCR for SARS-CoV-2 detection”,于2020年6月29号投稿,2020年7月13号接收,用时两周时间。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杂志有两种收费模式可供选择:
一种是论文前5页325美元,每增加一页160美元。其中,每页彩图520美元。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模式下,文章出版12个月后,才可被免费下载。
另一种就比较简单粗暴了,不管页数、彩图多少,一律收取186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3000元左右。这种收费模式,文章在线后,可立即免费下载。
这里同样排除了较大占比的会议论文,2016年至今,各国家/地区学者署名文章的论文量及比例:
国人学者署名论文量第一,1735(1696+39)篇,占比78.613%。韩国学者署名论文量排第二,213篇,占比9.651%。美国学者署名论文量第三,105篇,占比4.758%。
国人学者署名发表的1735篇文章里,主要挂名下述国内高校,以医学院校为主:
上海交通大学(82篇),南京医科大学(80篇),中国医科大学(69篇),中南大学(63篇),中山大学(61篇),西安交通大学(60篇),重庆医科大学(55篇),华中科技大学(55篇),山东大学(54篇),武汉大学(54篇),首都医科大学(52篇),吉林大学(49篇),哈尔滨医科大学(48篇),复旦大学(47篇),南方医科大学大学(45篇)等。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杂志的自引率一直较低,只有3%左右,无自引风险。
对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上的文章引用次数较多的杂志,主要包括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等。这些杂志的名声都比较一般,所幸引用率普遍在3%以下,暂无异常他引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