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结论:IB期NSCLC的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相比,TS≤30mm患者的OS和LCSS相类似。对于TS>30和≤40mm的患者,肺叶切除术比肺段切除术显示出更好的OS和LCSS。
研究流程图

结果
1.研究的临床特征
文章研究的是11010例T2aN0M0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肺叶切除10453例,肺段切除557例。诊断年份为2004年至2013年。年龄22~94岁,平均69岁。为了进一步探讨年龄对生存率的影响,数据集按年龄分为三组:<60岁、61-75岁和>75岁。基本的临床特征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年龄较大、白种人、左肺病变、肿瘤分级晚期、肿瘤尺寸较小的患者更有可能进行肺段切除术。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肺叶切除术比肺段切除术有更好的OS和LCSS(图1,2)。进一步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如表2、3所示,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越大,男性,白种人,鳞状细胞癌,肿瘤分级越高,切除的淋巴结数目越少,肿瘤尺寸越大,OS和LCSS越低。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肺段切除术的OS和LCSS较低。年龄越大,男性,鳞状细胞癌,晚期,切除的淋巴结数目越少,OS和LCSS越差。有趣的是,有恶性病史的患者与无恶性病史的患者相比,有较好的LCSS;然而,在OS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差异。

图1

图2


为了进一步探讨肿瘤大小对IB期NSCLC患者手术策略选择的影响,作者进行了亚组分析。如表4所示,作者将肿瘤大小分为三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对于TS≤30 mm的NSCLC患者,肺段切除术患者的OS与肺叶切除术相似,而对于TS≤40且>30 mm的NSCLC患者,肺段切除术与较差的OS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在T2aN0M0期患者中,如果肿瘤大小≤30mm,内脏胸膜一定受到了侵犯。在表5中可以看到,肺段切除术的LCSS与肺叶切除术相似[TS≤20 mm;TS>20且≤30 mm]。


结语
这篇文章的分析过程是比较简单的,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和生存分析都是比较常见的方法。但是能发到4分多说明这篇文章的立题角度是比较独特的,作者重点研究IB期NSCLC的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与OS和LCSS的关系,这对进行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未来我们在对某一癌症领域进行研究时可以借鉴这篇文章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