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是由中国科学院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共建的国际化研究机构,聚焦病原微生物基本生命活动规律、重大传染性疾病的致病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与转化型研究,服务全球公共健康。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具有完善的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疫苗学学科布局,拥有先进的科研装备与设施,是活跃在全球传染病防控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际高端人才引进、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窗口。
课题组长介绍:
晁彦杰研究员(PI),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博士毕业于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和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博士后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医学院、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和塔夫茨大学医学院从事RNA与病原微生物方向的研究。晁彦杰博士首次发现了微生物中mRNA剪切加工形成的非编码RNA,分析鉴定了多个沙门氏菌感染相关的新型非编码RNA,参与完成了 II型CRISPR(Cas9)的最初发现与鉴定工作。在Nature, Molecular Cell, EMBO J, PNAS等刊物发表20余篇高影响力论文,多次受到期刊或F1000prime的专家推荐,被引用超过4000次,任BMC Genomics杂志副主编和多家主流期刊审稿人。
晁彦杰博士将依托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和微生物发育与健康国际研究中心,组建成立微生物RNA系统生物学研究组。主要开展人体共生细菌和病原性细菌的定植、致病与耐药过程和机制研究,利用RNA测序,CLIP与Tn-Seq等先进手段分析微生物mRNA转录加工,非编码RNA调节机制,新型RNA结合蛋白质的鉴定与功能。因课题组工作需要,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1-2名,诚邀优秀的博士毕业生加入。
招聘岗位:
博士后(2020YC-PD)
工作内容:
1.分析鉴定病原微生物中的RNA结合蛋白与非编码RNA,建立小鼠感染模型;
2.利用高通量RNA测序技术分析微生物的转录组与RNA代谢过程;
3.研究病原微生物毒力基因的表达调控,致病机理或抗生素耐受机制;
4.协助PI或独立申请相关科学基金。
任职条件:
对科研具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英文读写能力;
年龄不超过35周岁,已经或即将获得微生物学、病原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或即将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拥有RNA或测序相关研究经历,或者生信分析能力者优先考虑。
应聘材料:
1.中英文个人简历
2.求职信(包括研究方向及兴趣)
3.至少两封推荐信(其中一份由博士生导师出具)
4.学历学位证书、身份证、近期免冠2寸证件照、专业技能证书等扫描件(整合为一个PDF文件)
请将应聘材料通过电子邮件发至[email protected],并抄送至[email protected] ,邮件主题请注明应聘岗位及编号。如需了解更多课题组的信息,请访问https://yanjiechao.wordpress.com或http://www.ips.ac.cn。
符合资格的申请人,不论种族、肤色、宗教、性别、国籍或任何其他受法律保护的特征,均可获考虑录用。
本岗位自发布招聘启事之日起截至招满为止。初审合格后,将通知面试,择优录用,按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的标准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