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受到质疑的原因,无一例外,均为图片异常重复等造假问题。

序号 | 标题 | 发表年 | 作者单位 | 当前状态 |
1 | The interplays between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induced by enterovirus 71 | 2013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 通讯作者回应但Bik认为未直面质疑 |
2 | Glioma-derived ADAM10 induces regulatory B cells to suppress CD8+ T cells | 2014 | 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 无回应 |
3 | MicroRNA-410 suppresses 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targeting MDM2 in gastric cancer | 2014 | 安徽省医院放射肿瘤科 | 无回应 |
4 | Overexpression of YAP and TAZ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prognosis in colorectal cancer and related to the proliferation and metastasis of colon cancer cells | 2013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 无回应 |
5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 activation promotes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breast cancer cells through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 2013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 无回应 |
6 | Novel split-luciferase-based genetically encoded biosensors for noninvasive visualization of Rho GTPases | 2013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内科 | 无回应 |
7 | IL-6 expression regulates tumorigenicity and correlates with prognosis in bladder cancer | 2013 | 台湾省嘉义长庚纪念医院放射线肿瘤科 | 期刊已校误 |
8 | Artemether combined with shRNA interference of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malignant biological behavior of human glioma cells | 2013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科 | 无回应 |
而除了这8篇中国学者的论文外,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癌症研究中心和肺部、过敏、重症监护和睡眠医学系,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关节炎中心,印度德里国防生理和相关科学研究所,印度新德里全印度医学科学研究所,波兰华沙国家药物研究所和波兰科学院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多家国外研究单位同样牵涉其中。
但Elisabeth M Bik并非在最近才关注到这些期刊论文,事实上,在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她对PLOS ONE的348篇论文提出质疑(占她所审阅出有问题的论文的44.5%,但Elisabeth 也解释说PLOS ONE是开源期刊所以审查起来更容易),并将DOIs号全部告知了编辑部,以上13篇论文都位列其中。

毋庸置疑,在大多数中国学者的眼里,PLOS ONE都是一个岌岌可危的水刊,但其实往前追溯,PLOS ONE也曾有过颇为光鲜亮丽的过去。
自JCR2009第一个影响因子4.431开始,到JCR2010是4.411,然而从JCR2011开始就慢慢降低,到JCR2014是3.234,之后更是在3分以下渐行渐远,更是不断深陷论文造假的各种丑闻中。

但PLOS ONE也没有完全自我放弃,2019年他们还专门发了一篇blog来介绍期刊为了解决文章造假伦理问题已经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https://everyone.plos.org/2019/02/12/maintaining-high-research-integrity-standards-at-plos-one/)
(1)使用软件工具与已发表论文进行比对;
(2)要求作者提供基本数据,以使已发表结果的基础完全透明;


但是,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造假之风屡禁不止,这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更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