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要看的是3月份发表在Molecular Cancers(IF=10.6)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作者详细阐述了合成致死和同源重组的概念,为我们解释了PARP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列举了目前PARP抑制剂在胰腺癌中的应用,并且讨论了耐药性等问题。下面,小编带大家详细地看一下文章内容吧。PARP inhibitors in pancreatic cancer: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clinicalapplicationsPARP抑制剂的分子机制和在胰腺癌中的临床应用HRR和合成致死目前已知的DNA损伤修复途径主要有6种,其中碱基切除修复(BER)、核苷酸切除修复(NER)、错配修复(MMR)和跨损伤DNA合成主要负责DNA单链断裂(SSBs)的修复工作。当SSBs修复发生缺陷时,就会形成DNA双链断裂(DSBs),这时就轮到同源重组修复(HR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NHEJ)上场了。HRR以姐妹染色单体为模板恢复原始的DNA序列,在真核生物的修复中占主要地位。NHEJ通常无法复原损伤前的序列,更容易出错,也更容易导致染色体畸变。合成致死,是指当两种不同的基因或蛋白同时发生变化时就会导致细胞死亡,它又可以分为剂量性合成致死(SDL)和条件性合成致死,SDL是指一个基因/蛋白的抑制表达和另一个基因/蛋白的过表达造成细胞的死亡,如图1.a所示。条件性合成致死取决于某些内在条件(如遗传背景、缺氧或代谢变化)以及外在条件(如DNA损伤药物的应用等)。不管怎样,一定是两个基因或蛋白都会发生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