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已过去一半,不知道受疫情影响的小伙伴们返校没有。2019年爆发的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它是由新发现的SARS-CoV-2引起的传染病,具有很高的传播能力,会导致聚集性重症甚至致命性肺炎。本期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性别对新冠炎症反应的影响,以及与新冠肺炎严重程度和死亡率的关系。受试者从同济医院纳入了COVID-19住院患者548例,其中279名(50.9%)为男性,269名(49.1%)为女性。314例(57.3%)被评估为重症病例,90例是在随访期内的死亡病例。统计分析小编在这里归纳一下本研究中方法部分所涉及的统计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来执行,皮尔森卡方检验用于比较不同组的分类值。使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多组比较,然后进行Wilcoxon组间比较。对于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按性别、年龄分组的生存率,并使用对数秩检验进行不同亚组之间的比较,值得一提的是,该KM方法是使用JMP SAS软件来分析的。应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来识别与死亡相关的性别危险因素,并报告了风险比和95%置信区间。在单变量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调整了年龄,合并症(共病)和吸烟史,因为它们已被证实为COVID-19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随后,从单变量分析结果中选取有意义变量,建立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包括性别、年龄、合并症和吸烟史。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确定各因素与炎症反应的关联性(偏回归系数,调整后的β值),并进行相关统计学意义分析。结果COVID-19住院病人死亡率的性别差异截至2020年3月3日,90例(16.4%)患者死于新冠肺炎,其中男性死亡率为22.2%,是女性(10.4%)的2倍左右。对不同性别患者的KM生存分析也显示,男性患者的生存率比女性患者低(图a)。此外,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的生存率在入院后的前15天迅速下降,然后逐渐趋于稳定。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中重症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淋巴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更高,炎症指标水平更高,并伴有缺氧,肾功能和肝功能恶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将所有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中年、老年3个子组,男女死亡率均随年龄增加而攀升,值得注意的是,男女年龄分布之间没有差异。前2个子组(年轻人和中年人)在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死亡率没有差异,而老年男性患者的死亡率高于女性患者(38.1% vs 17.5%)。综合考虑性别和年龄的影响,4个子组的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图b),老年男性患者生存率曲线最低,其他曲线分布比较接近。由于男性患者的严重比例高于女性,314名COVID-19重症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相关的死亡率被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对死亡率均有显著影响,老年重症男性患者死亡率最大(48.9%)。最近的研究表明,与没有共病的患者相比,有共病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更高。在这项研究中,考虑到性别、年龄、吸烟史和合并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所有COVID-19患者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以确定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未校正和校正结果均显示性别、年龄和合并症是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的显著危险因素。在调整了年龄,吸烟史和合并症之后,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的死亡率更高(图c)。
综上所述,性别、年龄、合并症是新冠肺炎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过度的先天免疫和促炎活性,以及适应性免疫反应的不足,促使男性特别是老年男性发展成细胞因子风暴,从而引起潜在的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衰竭和死亡。参考文献:Gendered effects on inflammation reaction and outcome of COVID-19 patients in Wu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