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培那些事儿,再苦再难熬过去也就完了。如今,坚挺在科研岗位上的,往往不是热爱这份事业的人,而经常是那些琢磨着把科研经费装进自己口袋的人。
他们机关算尽,吃人不吐骨头,手下有一堆小杂役,自己坐享其成。为了一纸学历,被眼前的苟且折磨到脱发的,一定不止我一个小杂。
作为一个学习还算不错,情商也正常的年轻人。我就很不幸,碰到了一个既不罩着学生,还要吸血的老板。
虽然这位老板名不见经传,过手的项目也值不了几个钱,但是能把科研经费玩成理财产品的,一定是经年的老导师了!
薅羊毛,是一种本事。这首先得从项目申请开始说起……
身为老板,又怎会有空亲自提笔呢?此时,我就是负责编辑的小杂。
一开始,青涩如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编排一些文字,直到老板带我入了门。
“科研是一步一脚印的做出来的,你懂了吧!”导师意味声长地对我说。
慢慢地,我发现,世上哪有那么好的想法的和创新?所谓的一步一脚印,不过是在申请新项目的时候,参考以前的项目,或者是老板以前的项目,改一改编一编,加点新东西,用些新词语,就又成了一道新菜!
实际呢,换汤不换药。不仅申请项目的时候信手拈来,甚至连结题的时候都似曾相识!
项目申请下来后,老板的理财天才形象也逐渐在我面前清晰。
谨慎如他,老板有几家信得过的公司(耗材、试剂……),手下又有几个机灵懂事的学姐。学姐便负责去和公司商量好账目,防止突如其来的查账风险。当然,行走江湖也需要卖面子,就算学生再反映烘箱不好用,老板也坚持每年要买他们家的设备。
我简直不敢相信,老板早年也有过差点翻车的经历,因此才这么小心翼翼。
据说,老板刚开始玩理财的时候,曾经突然接到通知要来检查。但老板身无长物,手边连像样的东西都没有,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还是一个学姐灵机一动,连夜联系了相关公司,借来几箱设备和试剂,应付完检查的那几天,物归原主不说,还给公司让了几个点,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自此,该学姐深受器重,学业上顺风顺水不说,还背上了名牌包包,方便与各方洽谈时不失礼数。在我们小杂役面前,也俨然转换成了小老板的样子。
说到小杂役,那可真是集剥削与套现于一体的现成工具人。
全天待命,全年无休,每月800,这样的好福气你要不要?
首先,课题劳务费自然不在话下,先打到学生卡上,然后再让学生上交,已经是业界的基本操作。至于老板想发多少,那就不好说了。
具体能拿多少,取决于个人能力。当然指的不是科研能力,也不是溜须拍马的能力。与其甜言蜜语,不如想想怎么给老板粗糙的理财项目妥帖善后,还比较容易创收。
曾经,有一位Z同学拒绝了老板晚上十点的微信通话安排任务,就被好好上了一课。老板让Z同学一周7天待在办公室,负责给大家买饭,洗杯子,打字写总结,什么杂活都得干……甚至,还需要凭空准备一些报账的假材料。
正所谓,不会找发票的学生不是好学生。高质量的发票分类直接关系到老板和所有人的直接利益。现实点说,你们组里是不是都有这么一个人,是专门负责报销的?
机票、火车票、住宿发票、开会费用……一个学生是根本没办法凑齐这么多类别丰富的发票的……所以,组里的每个人头上都顶着很大的开票压力。
有时候,当我舔着脸在各个微信群、QQ群询问同学最近有无回老家的火车票,感觉自己就像个到处吆喝的小贩,既烦人又卑微……
交上发票,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生怕类别不符合要求,又要重新再找。
当然,我们也偶有私下讨论的时候。有一次,我小心地问学姐:“万一被查出来是假的怎么办?”
没想到,学姐抬起头,白了我一眼,慢慢的说:“天塌了总有人顶着。谁说是假账?假的也是你们报上去的!”
我震惊地太阳穴一跳一跳的,不敢再多说话,也不敢看她。
气氛实在太尴尬了,学姐叹了口气又告诉我:“你是老板的学生,就是利益共同体,明白没?”
我点点头,就忙起来自己的事。但是,这样的心理压力却一直会陪伴着我,如同往常,生怕哪里做的不好,就会招来批评和针对。
最近,新换来的领导意识到了报账混乱的问题,说要纠正导师虚开发票,把学生当免费劳动力的现象。
不过,反对的人也一波接着一波的,一会儿说是会影响课题进度耽误事儿,一会儿诉苦经费使用越来越麻烦了……真正踏实做研究的,寥寥无几,也懒得出来争辩。
其实,改来改去,麻烦的还不是我们这些听话办事的?不过想想,再过一年,就快毕业了,新生也会源源不断进来,总会有人接替我的烦恼。
很多人说,科研就是个无底洞。但实际中,利用管理制度中饱私囊的情况不在少数。也让那些正常做科研的人增加了许多麻烦,降低研究效率。
说到底,真正苦的不会是老板,苦的是那些无能为力却势在必行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