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医院发文 1850例新冠肺炎患者抗体水平全面分析

SARS-CoV-2中和抗体的产生和维持对抵抗病毒感染起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COVID-19患者感染和恢复期间中和抗体的动态变化情况。5月21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为通讯单位的研究人员在medRxiv发表了题为“The Dynamic Changes of Antibodies against SARS-CoV-2 during the Infection and Recovery of COVID-19”的文章。

该文章综合分析了2月4日到3月30日入住武汉火神山医院的1850例COVID-19病人入院、住院和出院期间SARS-Cov-2相关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包括总抗体水平,针对刺突蛋白S和RBD以及核蛋白N的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水平,发现这些抗体水平变化与COVID-19病人病重程度,预后情况和再感染风险相关

1 轻度/中度和重症/危重症COVID-19患者SARS-CoV-2抗体水平的时间变化

比较入院、住院和出院时不同COVID-19病重程度患者不同抗体水平发现,入院时重症/危重症COVID-19患者总IgG,S-,RBD-,N-特异性IgG抗体水平要比轻度/中度患者低,但在住院和出院时这些抗体水平急剧上升。

研究显示重症/危重症COVID-19患者在感染初期免疫反应较迟,但在感染中后期的防御能力较强,也强调了及时医疗干预对重症/危重症COVID-19患者的关键作用。

2 住院期间老年COVID-19病人IgG水平明显较高

对不同年龄组病人抗体水平分析,发现入院时RBD-特异性抗体水平在65岁以上的病人中较低;N-特异性抗体水平在老年患者中较高;在住院和出院期间S-,RBD-,N-特异性IgG抗体水平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升高,比如RBD特异性抗体分别为7.7 AU/ML(<40岁), 22.4 AU/ML(40-65岁),30.7 AU/ML (>65岁),因为年龄较大的COVID-19患者通常病情更加严重,机体会表现更活跃的免疫防御。

3-IgG水平动态变化与重症/危重症COVID-19患者临床转归有关

一方面,幸存者从住院到出院期间S-,RBD-和N-特异性IgG水平逐渐升高;而非幸存者RBD-特异性IgG水平在第5周急剧下降。入院时非幸存者的N-特异性IgG水平要高于幸存者;非幸存者住院期间这些IgG水平波动较大。这些结果表明,S-,RBD-和N-特异性IgG在帮助重症/危重症COVID-19患者康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抗体水平下降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另一方面,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也是COVID-19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评估抗体水平是否与中性粒细胞(NEUT)和淋巴细胞(LYM)百分比有关(低LYM和高NEUT百分比一般预后较差),研究人员发现IgG水平低(Low)的患者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较低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高。这进一步表明S-,RBD-和N-特异性IgG可以防止重症/危重症COVID-19患者病情进展。

4 S-和RBD-特异性IgG水平与病人体内病毒载量相关

研究人员观察到,病毒阴性患者的S-和RBD-特异性抗体水平明显高于病毒阳性患者,二者S-特异性IgG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5.1 AU/ML和12.8 AU/ML,RBD分别为28.3 AU/ML和13.3 AU/ML,表明保护性抗体在病毒清除中的重要作用

5 恢复期血浆治疗后患者体内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

病毒感染恢复患者的血浆中含有针对病毒的中和抗体,恢复期血浆治疗(CPT)已成为一种预防和治疗COVID-19的选择。研究人员分析了接受CPT后不同时间患者的总抗体水平,发现总IgM水平在治疗14天内降低;总IgG水平在第一周降低(作者认为该分子机制尚需进一步阐明),第二周呈现上升。这些结果表明,CPT治疗可以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针对SARS-CoV-2病毒的抗体,有助于COVID-19病人康复。

6 出院时保护性抗体水平与再次感染风险相关

出院病人是否有有效的保护性抗体防止他们再次感染?研究人员观察到一些核酸检测阴性的病人保护性抗体水平仍然较低。其中一例于3月5日出院的病人,S-(15.1 AU/ML),RBD- (19.2 AU/ML),N- (15.9 AU/ML) 抗体水平远低于平均水平,该患者于3月15日发生再次感染,再次治疗出院时的保护性抗体水平依然很低

另外3例发生再次感染的患者,出院时的保护性抗体水平也比较低。这意味着出院时保护性抗体水平较低但病毒检测阴性的患者需后续的密切监测,存在很高再次感染的风险。 

参考文献:

Li, K. et al. The Dynamic Changes of Antibodies against SARS-CoV-2 during the Infection and Recovery of COVID-19. medRxiv, 2020.2005.2018.20105155, doi:10.1101/2020.05.18.20105155 (2020).

研究进展

大规模研究表明氯喹/羟氯喹治疗后新冠病死率翻倍

2020-5-23 18:26:44

研究进展

姜红等揭示MCH神经元可调节正中隆突屏障的通透性

2020-5-23 18:28:16

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转载,并不保证内容正确或赞同其观点。
如转载稿涉及失效、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修改、删除相关文章,请留言反馈
Notice: When your legal rights are being violated, please send an email to: [email protected].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