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薇团队发布全球首个新冠疫苗人体试验数据:安全成功诱导免疫

北京时间5月22日晚21时许,顶级学术期刊Lancet在线发表全球首个重组腺病毒5型载体新冠疫苗I期临床试验结果,该研究正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主持。

研究结果显示,在接种以腺病毒Ad5为载体的新冠疫苗后,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自接种第14天开始出现明显增长,并在接种后第28天到达峰值。特异性T细胞反应在接种后第14天到达峰值。
在108名(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36人)受试志愿者中,有30名低剂量组、30名中剂量组和27名高剂量组成员报告了在接种后7天内出现至少一种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烧、疲劳、头痛和肌肉疼痛等。在所有不良反应报告中,大多数报告都是不良反应为轻度或中度的,并且在接种后28天内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
同一时间,Lancet主编理查德·霍顿及其官媒也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了这则消息,并赞叹:首次对此新冠病毒疫苗的人体实验结果发现,它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且能够诱导快速的免疫反应。“这些结果代表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于3月16日通过临床研究注册审评,并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一期临床试验108名志愿者,二期临床试验508名志愿者。首批108名志愿者自3月16日起陆续接种疫苗。随后,他们被安排住进武汉特勤疗养中心集中隔离观察。
另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此前报道,前述疫苗的二期临床试验已于4月12日启动,是当时全球唯一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4月25日,陈薇院士在“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直播活动”上透露,新冠疫苗二期临床试验的508个志愿者已经注射完毕,正处于观察期,如果一切顺利,将在5月份揭盲。
从一期临床实验2个月的时间点(3月16日启动,5月揭晓)推算,二期临床(4月12日启动)初步结果很可能会在6月揭晓。
毫无疑问,陈薇院士团队在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方面处于世界“领头羊”的地位。
然而,并不是产生抗体就代表实验成功,使用另一种弱化的感冒病毒(腺病毒)ChAdOx1作为载体的牛津大学团队其上周发布的结果表明候选疫苗在六只猕猴中诱导了保护性免疫反应。
然而,本周,该团队宣布了实验失败,因为在接触新冠病毒后,鼻腔分泌物中病毒含量和没接种疫苗的猴子含量相同,这意味着,疫苗并没能保护接种猴免受感染。
另一个人们寄予厚望的Moderna Therapeutics公司本周一宣布,他们的候选疫苗mRNA-1273在45 名受试者中已检测的 8 人全部产生了针对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研究结果并不是和陈薇院士团队一样,通过科学期刊发表,仅是Moderna通过公司官网发声明的方式公布实验结果。
果不其然,一天之后,Moderna就遭遇了业内专家“泼冷水”,多位专家质疑其新冠病毒疫苗 mRNA-1273 的临床数据,认为 Moderna 在声明中给出的 “大量的叙述和非常有限的数据”,不足以证明疫苗本身是好是坏。此外,也有投资者发现,在Moderna股价大涨之际,该公司CEO斯蒂芬 · 班克尔(Stephane Bancel)却在持续减持公司股票。
疫苗是唯一可以阻断新冠在全球继续传播蔓延的方法,但显然这并不容易。目前,全球大约有100个团队正在开发疫苗。
中国在新冠疫苗研发方面仍然处于世界领跑地位,同时我国采取的是腺病毒载体疫苗灭活疫苗两条线路同时进行的双保险策略。
最后,让我们衷心祝愿陈薇院士团队即将到来的二期临床好消息,造福苦难的人类。
研究进展

第一篇新冠疫苗试验结果发表 中国与美国疫苗相比怎么样

2020-5-23 18:25:21

研究进展

陈薇院士发布全球首个新冠疫苗人体试验数据

2020-5-23 18:26:26

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转载,并不保证内容正确或赞同其观点。
如转载稿涉及失效、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修改、删除相关文章,请留言反馈
Notice: When your legal rights are being violated, please send an email to: [email protected].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