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选择应该避开哪些人?

据教育部消息,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341万人,与去年相比增加51万人,截止5月11日,全国已有770多个招生单位公布复试分数线,240多家招生单位启动考研复试工作,相关工作正按计划有序开展。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研究生招生数量扩招18.9万。在扩招的大背景下,导师怕招不到“好学生”,学生怕跟不了“好导师”。作为学生,在保证自身综合素质达标的前提下,选择一位合适的导师确是对自身决策能力的一大考验。
 
有句话叫“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投必得创始人张宁博士根据亲身经历和体验总结的“择导避雷法则”
一、没有能力的

在报考导师之前,往往大家都没有什么经验,虽然都是导师,但差别很大,有的年纪轻轻就教授了,有的一把年纪了,还是个副教授(硕导)。有没有能力,肯定是看项目,看发表的文章。但是,实际情况是,除了985和部分211院校,国内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导师,自己也没有什么课题,怎么给你提供条件去研究呢。

二、对学生苛刻的,把学生当成劳力用

给大家讲一个例子,我在某著名高校呆过,有个老师,学生说起他来有种痛不欲生的感觉。给学生发的补助,还要要回去。发一点点补助,都要让你感恩戴德,其实这都是学生应该得的。这样的实验室往往留不住人,经常会有学生会捅到院长那里,要求转实验室,所以,看看这个实验室是否有经常逃跑的,就可以知道这个老师的为人了。

三、和学生搞暧昧的

我读研究生的地方,出过好几个这样的案例。有的老师净身出户了,有的老师被女方男友打的住院了,有的被媳妇在单位闹得鸡犬不宁的,有的还被媒体报道了。也偶尔有修成正果的,我们经常开玩笑,我到底是该叫你师妹呢,还是师母呢?一般这样的导师,会被搞的身败名裂,被同行当成笑话,敬而远之。都是人,都有欲望,有点想法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要付诸于行动。除非你有很强的实力,要不根本摆不平;而且,不要怀有侥幸心理,总有一天会暴露在阳光下,吃不了兜着走。

四、压着学生不让毕业的

有的老师有能力,但不为学生着想。为了自己发个好文章,一直积累数据,前前后后几个博士做同一个课题,中间也不出小文章。所以,学生,就要延期毕业,有时候,自己拿学位的期限过去了,大文章还没发出来,就只能拿一个毕业证,拿不到学位证。一将功成万骨枯,学生就给老师当炮灰了。老师发了好文章,飞黄腾达,学生只是他前进路上的一个铺路石。

五、让学生给打杂的

有的老师把学生当自己的秘书用,家里有什么事也让学生做,搬个家,接个娃,不把你当外人。我的博士后指导老师就很好,当时他家买了个家具。我们实验室的,一个年纪大的博士后,为了讨好他,就主动请求让我们几个去帮忙安装家具。师母觉得未尝不可,就同意了,结果我们把家具安装成了车祸现场,师母还赔了一顿饭。后来,导师把师母给批评了,说,我的学生不是干这个的,他们有他们的本职任务。这样的老师,就很专业。学生的时间很宝贵,不能浪费在这些小事上。
 

总的来说,多方打听吧,选导师和选对象差不多,需要慧眼,也需要运气缘分让大家走到了一起,但并不是都能把日子过的好。有的学生毕业了,永远不和导师联系,老死不相往来。大家一定要在做出选择之前,多方打听,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杂谈

石正丽前同事赵非发万字长文评价石正丽:疫情之下的是与非

2020-5-19 23:20:35

杂谈

该不该做博士后?做博士后的利与弊(以及其它可能的选择)

2020-5-21 13:53:27

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转载,并不保证内容正确或赞同其观点。
如转载稿涉及失效、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修改、删除相关文章,请留言反馈
Notice: When your legal rights are being violated, please send an email to: [email protected].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