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近年来的发文量如下图所示,期刊近年来以“卷”刊发论文,每年出版20卷论文,2015~2018年发文量维持在800+,2019年增长300+,增长幅度相对来说较大;目前刊文679篇,估计2020年发文量仍为1000+。
2012年以前的IF波动较为频繁,然而2013年以后,期刊IF逐年攀升势不可挡。
根据2019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此刊均处于各学科的Q1区。
根据中科院分区基础版(13个大类学科)、中科院分区升级版(18个大类学科),刊物均为1区Top期刊,而升级版将小类学科“工程:环境”上调为1区,其他信息未发生变化。
期刊2017、2018年度共发文1715篇(Article和Review),截止2020年4月11日的2019年度引用量为15763,所以实时IF-2019为9.191。
针对期刊2017、2018年度所刊的论文,统计作者所属的国别信息,如下图所示。中国、美国、韩国位居前三甲,分别发文924篇、208篇、97篇。
针对该刊2017、2018年度所刊的论文,统计作者所属单位,如下图所示。中科院发文132篇、清华大学发文50篇。国外机构中,佛罗里达大学发文量最多,为18篇。
从期刊2020年刊文中随机选择50篇论文,所有论文均历经2次审稿。
针对50篇文章,统计一审周期如下图所示。最短周期仅32天,最长182天时间。采用平均数、中位数统计的一审周期各位90天、70天,所以,一审平均周期约80天。
根据50篇论文的一审周期,拟合一周周期概率分布图,如下图所示:约73%的论文可以在100天时间内完成一审返修。
针对50篇论文的二审周期,统计情况如下图所示。二审最短为0天,即返修的当天收到录用通知,而最长二审时间为75天时间。基于平均数、中位数的二审统计周期分别为13天、8天。由此可见:二审平均周期约10天。
——END——
期刊实时IF2019链接:
开源期刊链接:
传统期刊链接:
期刊观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