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于2015年开始刊文;2015~2019年为季刊;从2020年取消了“期”号,仅使用“卷”发表论文。截止2020年4月13日,期刊已刊出58篇论文。实际上,年发文量小于100的IEEE Trans.比较少见,所以期刊大概率增大发文量,2020年的发文量估计能在2019年基础上翻倍。
期刊于2018年10月被SCI收录,2019年收获收个IF-2018为4.546,在IEEE期刊中至少属于中等偏上的表现。
根据2019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此刊均处于各学科的Q1区。
根据中科院分区基础版(13个大类学科)和升级版(18个大类学科),刊物为2区期刊,而升级版仅将大类学科更为“计算机科学”,其余信息未变化。
期刊2017、2018年度共发文132篇(Article和Review),截止2020年3月4日的2019年度引用量为541,所以实时IF-2019为4.098,还具有冲刺4.5甚至超越IF-2018的希望。

针对期刊2017、2018年度所刊的论文,统计作者所属的国别信息,如下图所示。美国一枝独秀,发文61篇,法国、中国各自发文20篇、18篇。
针对该刊2017、2018年度所刊的论文,统计作者所属单位,如下图所示。麻省理工学院、普渡大学发文超过5篇,国内的中科大发文4篇。
统计此刊2017、2018年发文量较多的前两名作者信息:
- Stephen McLaughlin:赫瑞瓦特大学工程及物理科学学院院长、教授,从事信号与图像处理,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皇家爱丁堡学院院士、IEEE会士、IET 会士,是此刊的编委会成员。
- Charles A. Bouman:普渡大学教授,IEEE等多个协会会士、曾是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主编、参与创建了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Imaging,(曾)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the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the SIAM Journal on Mathematical Imaging等期刊的副主编。

从期刊最新发表的论文中随机抽取46篇论文,统计论文录用前所历经的审稿次数如下图所示。
统计所有论文的一审周期,如下图所示,其中最短一审时间为64天,最长周期为138天。基于平均数、中位数得到的一审统计时间分别为105、101天。综合两种方法,一审平均周期为103天时间。
统计所有论文的二审周期,如下图所示,其中最短二审时间为0天,即返修当天就被录用,最长周期为96天。采用平均数、中位数得到的二审统计时间分别为43、39天。综合两种方法,二审平均周期为41天时间。
统计27篇历经三审论文的的三审周期,如下图所示,其中最短二审时间为0天,即返修当天就被录用,最长周期为49天。采用平均数、中位数得到的二审统计时间分别为16、9天。综合两种方法,三审平均周期为13天时间。
而5篇历经四审的论文,其四审周期分别为7天、2天、19天、3天、2天。由此可见:平均四审周期一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