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在medRxiv上传了羟氯喹治疗COVID-19多中心open label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研究发现羟氯喹并不改善治疗28天时新型冠状病毒转阴率。
研究共入组了150个住院病人,75人接受羟氯喹+标准治疗,75人只接受标准治疗作为对照组。
研究给予3天200mg/天;而后给予800mg/天,重症患者给予3周,轻中症患者给予2周。
研究评价了28天新型冠状病毒转阴率和5个时间点的临床症状改善,并评估了CRP和淋巴细胞计数。
主要研究结果
1,研究发现羟氯喹并不改善主要指标-28天新型冠状病毒转阴率。而4,7,10,14,21天两组患者的核酸转阴率大致相同。
2,intent-to-treat分析显示28天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没有差异。而如果应用post-hoc分析,去除抗病毒药的混杂因素,统计学显示羟氯喹可以在一定程度改善症状。
3,此外,相比对照组,羟氯喹治疗患者的CRP显著下降(p<0.05),淋巴细胞轻度回升(p>0.05)。
4,30%羟氯喹患者具有2种以上严重不良反应,而对照组仅为8.8%。

羟氯喹不提升28天新型冠状病毒转阴率,这说明该药物没有直接抗病毒作用,这与其作用机制可能有关。
如果应用统计学方法去除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影响,羟氯喹可以改善症状降低CRP,但具有较大副作用。这个结果相比之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研究入组病人更多,但是个不良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