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是科研人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文献的思路和方法是科研入门的灵感来源,是追踪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基本方法!
然而,对很多人来说,读文献是一件很头疼的事,「语言障碍」、「专业知识」、「行文逻辑」等问题,无不让科研菜鸟们为之抓狂。
于是,高效阅读文献成了每一位科研同学的大事儿!
-
文献要从头到尾按顺序阅读?
-
英文对着辞典嚼透每个单词?
-
翻译全文再读中文?
很多入门同学会问以上问题。答案都否定的!小编认为,一篇文献摆在眼前,决定要不要读,是精读还是泛读的,最重要的根据就是看摘要!
今天我们就以摘要为例,为大家讲一下我们应该如何高效阅读文献!
摘要的内容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一般包括四个部分:
待解决什么问题;将采用什么方法;已得到什么结果;总结出什么结论。
我们一定要学着「带着问题读摘要」,看这篇文献是不是能与自己的课题建立有联系。
1、与我的研究是否相关?
-
研究的领域:肿瘤、神经、免疫等方向与我是否相关;
-
研究层面:是做临床研究、基因水平或是蛋白水平;
-
研究方法:是否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
以上三点中任何一点能与自己的研究相关,就说明这篇文献有可能对课题有帮助,但到底是不是有必要读,还要接着往下看。
2、思路是否新颖有创新?
如果你的目标是追踪研究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想要做出突破,那就一定要看有创新点的文献,这类文献我们可以试着精读,相信无论是实验的设计、结果的展示到结论的得出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如果只是想借鉴方法用在自己的研究中,就可以不用太注重这点,更多关注文献的方法部分,选择大家普遍使用的公认的标准方法。另外,我们也要注意文献中使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如何展示,其图表如何绘制。
最后在读文献摘要部分时值得注意一点的是,注重文献的质量,那么怎样从摘要部分看文献质量呢,就是接下来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3、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摘要中提到的结果是一个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对该领域有一定了解的科研人员会发现,大部分研究结果都会与预期相符,而明显不符合预期的文章怎样看?
要么是文章有了重大突破,要么就是存在漏洞,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多看文献,根据经验和杂志水平做判断,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多看高分文章。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高效读摘要的方法,是不是对大家有一些帮助?
除了摘要,一篇文章最重要的部分——实验结果,以及实验方法,总结讨论部分的阅读方法中都有很多小技巧,可以大大提高读文献的效率!
「清晰文献阅读逻辑 + 掌握各部分阅读方法 + 实例讲解演练」,无论是小白还是老司机,都能轻松 get 文献阅读的魅力!
课程上线,学员好评如潮,解决了科研道路上的最大绊脚石:
责任编辑:袁蕾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