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的确诊人数仍在增加,截至 1 月 23 日 14:00,已有 616 名确诊。
图片来源:全国新型肺炎疫情实时动态
明天便是除夕夜,很多读者可能已经回到家里,或者在回家的路上,更可能,为了安全取消了春节的行程。
今天整理了几条传播较广、迷惑性较高的谣言,为大家解答——
谣言一:「病毒没那么厉害,
感染的都是老年人。年轻人没事。」
全部年龄段的人都需要做防护。
「不易感」≠「不会感染」,年轻是资本,可是也别拿命去赌。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已经确定可以人传人,并且是以呼吸道传播为主。

而老年人、孕妇、婴幼儿等免疫功能较差的群体,一旦感染,发病可能更快更严重,更需要重视预防。
谣言二:熏醋可以杀死新型冠状病毒
熏醋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作用微乎其微。醋里有醋酸,而醋酸是消毒剂乙酸的一种。
更重要的是,一瓶醋里的醋酸含量最多也只有 5%。将醋里的醋酸蒸发到空气中的做法,提升空气酸度的空间十分有限。
对呼吸道敏感的儿童、老人,以及有哮喘病史的人而言,熏醋很有可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谣言三:只要不吃野味、海鲜
就不会被感染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已经超出人兽范围,存在人传人的情况。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表示目前疫情有三个特点:
谣言四:抗流感药物
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不可以,并且至今还没有相关药物问世。
在病毒感染的恐惧中,很多人应对的方法就是——抓起平时预防流感、细菌的药物,碰碰运气塞到嘴里。
被谣言眷顾频率最高的就是奥司他韦(达菲)、利巴韦林(病毒唑)、连花清瘟、抗生素和板蓝根等常用药物。

最能激起「囤货欲」的莫过于恐慌,一则湖南日报的消息称,随着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扩散,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等防流感药品也遭哄抢脱销。
微信群里更是流传着一则「广东省中医院预防武汉肺炎方」的药方。

谣言五:服用 VC
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VC 同样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也没有抵抗病毒的作用。
普通感冒时,大量补充 VC 可以缩短病程,造成很多人有 VC 可以抵抗流感、提高免疫力的印象
但其实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摄入 VC 通常只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并不具备预防和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过度服用还会导致腹泻、皮疹等中毒现象。
谣言六:出门需要佩戴护目镜
普通人出门不需要佩戴护目镜。
今早,#护目镜#成为了微博热搜,点进去会看到有各种博主说「出门除了戴口罩,还要戴护目镜」,是卫健委专家的提醒。
实际上,该专家已辟谣——

谣言七:吸烟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吸烟可以预防病毒是从非典时期就存在的谣言。

事实上,吸烟不仅无法对病毒感染产生任何的预防作用,还会刺激呼吸道。另外,吸烟时无法戴口罩,手部会触碰口鼻,会增加病毒感染风险。
谣言八:饮用高度酒能够抵抗冠状病毒

大家仔细看会发现「饮高度酒对抗冠状病毒」的字体和前面的字体不一样。这明显是用作图软件处理的。
其次,酒精的确能杀死病毒。但得是 75% 浓度以上的酒精消毒产品,而且只能用来体表消毒。喝进身体的高度酒,只会被吸收代谢,不会作用于病毒。
谣言九:开空调暖气能杀死病毒
杀死冠状病毒至少需要 56 摄氏度,通过开空调暖气是达不到这一温度,不足以杀死病毒。整日开空调,反而室内空气不流通。
这场疫情就像战争,每个人都有必要且有义务做好防护,为了加深大众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解答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一些困惑,现根据WHO官方推荐的内容,进行整理,希望能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同时做好预防措施。
多种疾病的减少暴露和传播的标准建议包括保持基本的手和呼吸道卫生,以及安全的饮食习惯,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咳嗽和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
不传谣,不信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