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宏/胡荣贵/熊华合作发现乳腺癌起始细胞调控的新机制 研究进展 20年1月21日 转载大师 取消关注 关注 私信 乳腺癌是主要发生于女性的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肿瘤起始细胞也被称为肿瘤干细胞,相对于普通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致瘤能力,被认为是肿瘤发生和复发转移的罪魁祸首。然而,目前对肿瘤起始细胞的理解仍然不够完善,大大阻碍了以肿瘤起始细胞为靶标的治疗方案的进行。 2020年1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胡国宏研究组、与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胡荣贵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熊华教授合作在Nature Cancer杂志上发表了题为“MTSS1 suppresses mammary tumor-initiating cells by enhancing RBCK1-mediated p65 ubiquitination” 的论文,阐明了MTSS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临床意义。据悉,该项工作是国内发表在Nature Cancer上的第一篇研究论文。 此项研究发现,在luminal和basal-like亚型的乳腺癌小鼠肿瘤模型中,敲除Mtss1增强了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向肿瘤起始细胞的转化,并提高其致瘤性和转移性。在乳腺癌病人来源的异体移植物和类器官中同样证实了MTSS1抑制肿瘤起始的功能以及乳腺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表明MTSS1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负调控因子。机制研究表明, MTSS1与E3泛素连接酶RBCK1相互作用,促进RBCK1介导的p65蛋白的泛素化及降解,从而抑制NF-κB信号通路和肿瘤形成。同时,在癌细胞内存在另一蛋白ACTBL2,能通过与RBCK1竞争性地结合MTSS1,进而稳定p65,激活NF-κB下游靶基因的转录,促进肿瘤发生。 综上,此项研究发现了MTSS1是如何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来调控NF-κB信号通路,并表明其高表达能够减缓肿瘤进程并预示病人更好的临床预后,提示MTSS1在癌症诊疗中具有一定潜在价值。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胡国宏研究员为该论文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丛敏为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了中山大学唐军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杨其峰教授,以及共同通讯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熊华教授、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胡荣贵研究员的支持和帮助。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3018-019-0021-y 推荐阅读: 循环肿瘤DNA检测有助于预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者免疫治疗的临床受益 大规模系统性识别非肿瘤药物的抗癌效应 陈有海团队发现诱导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分化关键因子 桂俊等揭示肺成纤维细胞中p38激酶活化促使肿瘤在肺部形成转移前微环境 Nature Cancer导读:多克隆转移机制、炎症-菌群调控和癌症休眠等 Nature 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