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这个明星分子想必大家应该是耳熟能详,由其发展的免疫疗法挽救了无数肿瘤患者的生命,因此,PD1疗法荣获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可谓实至名归。虽然PD1疗法效果很好,但是仅有少数人能从中获益。为了更广泛的治疗肿瘤,新的治疗靶点和思路迫在眉睫。2019年11月20日,Nature期刊在线题为Circular ecDNA promotes accessible chromatin and high oncogene expression的研究型论文。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Paul S. Mischel教授,Vineet Bafna和任兵(音译)教授以及斯坦福大学Howard Y. Chang教授;第一作者是著名知乎大V吴思涵,Kristen M. Turner和Nam Nguyen。该文首次揭示了肿瘤染色质外ecDNA是环状结构,而且还发现ecDNA大量表达癌基因,促进肿瘤发生。因此,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Howard Y. Chang教授曾表示:靶向ecDNA的新兴疗法将会成为继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之后,肿瘤治疗的第四次革命。
总结这篇文章,作者首次发现染色体外ecDNA为环状结构,并且揭示了ecDNA染色质开放程度很高,而且还能形成三维结构增强DNA元件远距离调控来促进原癌基因转录表达,诱导癌症的发生。该研究不仅揭示了癌症发生过程中原癌基因大量转录表达的原因,还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可以靶向ceDNA来治疗肿瘤。ecDNA上的原癌基因大量转录表达除了受到除了染色质开放程度和DNA元件远距离调控影响外,还有其他的调控方式吗?2019年11月21日,来自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Peter C. Scacheri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Jeremy N. Rich教授合作在cell期刊上发表题为Functional Enhancers Shape Extrachromosomal Oncogene Amplifications的研究型论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很好的回答。该论文揭示,在ecDNA中,不仅存在大量原癌基因,而且还富集中大量非编码DNA序列。这些额外的非编码DNA序列通常为增强子元件以及其它调控元件,它们能够提高原癌基因转录表达,促进肿瘤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