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也身陷撤稿传闻

人红是非多,这事放在诺奖得主身上更不例外。近日,今年新晋诺奖得主一桩陈年撤稿往事被人给扒了出来…

2011 年,格雷格・L・塞门扎(Gregg L. Semenza)以二作身份与人合著的一篇 Biochemical Journal 论文被撤稿。这篇发表于 2007 年的免疫学论文在被作者所在的研究机构调查后,发现图片存在重复使用的情况。

图片来源:文献截图
当然,这篇撤稿文章并未影响塞门扎荣膺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图片来源:诺奖官网
大佬撤稿是寻常事
前沿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的人类智力活动,对新结果和新发现的解读难免出现错误。由于意想不到的外因,搞错数据都纯属正常。实际上,学术大牛撤稿早已屡见不鲜。
今年的拉斯克奖得主阿克塞尔・乌尔里希(Axel Ullrich)也曾在 2010 年一次性撤回两篇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的论文,原因同样是存在图片重复使用的问题
图片来源:马普所官网
200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院的 Jack W. Szostak 教授还在撤稿当年获得诺奖。
图片来源:诺奖官网

2009 年,UC Berkley 的 Jennifer Doudna 实验室对 Szostak 课题组 2008 年发表的一篇 PNAS 论文很感兴趣,于是联系 Szostak 准备进行合作。

 

Szostak 组非常热心地提供实验所需的肽段。然而,Doudna 组无论怎样都重复不出论文的结果,Szostak 组自己的博后也无法重现。于是,Szostak 果断撤稿。
图片来源:文献截图
相对比较「毁誉参半」的例子则是卡洛・克罗斯(Carlo M. Croce)。在撤稿数据库(retractiondatabase.org)中检索此公名字,共有 29 个撤稿记录,仅在最近三年,就有十次。—— 但这并不耽误人家得奖。
2018 年 2 月,克罗斯因「在个性医疗领域中史无前例的开创性科学贡献」而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分享了 100 万美元的丹・戴维奖(Dan David Prize)。虽然不是诺奖,可实惠一点也不比诺奖少。
 
据不完全统计,在克罗斯的学术生涯中,已经得到 60 项各类学术奖项和荣誉,连比利时皇室都给他颁过奖。
2013 年,克罗斯从比利时王后手中接过当年的 Artois-Baillet Latour 奖
图片来源:wiki
当然,撤稿的反面教材也有。
 
一年前,哈佛大学请求相关顶级学术期刊撤销「心肌干细胞」领域的开创者皮耶罗・艾佛萨(Piero Anversa)的 31 篇论文。
 
经过四年调查后,哈佛大学认为根本不存在所谓「心肌干细胞」,艾佛萨从 2001 年开始的该领域研究,全都是造假。
图片来源:statnews.com
此举一出,学界哗然。世界范围内研究「心肌干细胞」的科学工作者数以万计,甚至一些制药公司也涉入其中。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都打了水漂,到头来只是一场梦。
2018 年 10 月,Science 刊发有关撤稿的分析文章,盘点过去十年中撤稿走势:
 
过去 10 年里,学术期刊撤回的论文数量增加了 10 倍,从 2000 年的近百起,上升到 2014 年近千起;撤稿论文中,「造假(fraud)」约占六成全球十大撤稿大户,日本作者第一,中国台湾的陈震远 Peter Chen 和钟华排第四和第六位。
图片来源:文献截图
对数据的解读很重要。数量如此惊人的撤稿,一方面是由于学术出版物的增多,另一方面则出于学术监管的规范,特别是一些检测程序的广泛使用。
给撤稿情况分个类
撤稿这事儿,表面上看并不复杂。
按照撤稿的发起方不同,可分为三类:作者主动申请撤稿,作者所在机构要求撤稿,出版社或杂志撤稿。
确认自己发表的结果无法重复时,作者常常会选择主动撤稿。
 
2017 年,德克萨斯西南医学中心的 Bruce A. Beutler 教授撤回了自己 2014 年底发表在 Science 上的论文。这位 201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主动告知杂志,自己的论文出现了数据无法重现的问题,要求对该文撤稿。
图片来源:诺奖官网
如果是作者所在机构要求撤稿,事情多半比较糟糕,丑闻的概率也很大。比如前述 Anversa 就是这样的反例,请求撤稿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所在的哈佛大学医学院和附属布里格姆妇女医院。
出版社或杂志撤稿有时声势颇为浩大。
 
2017 年 4 月,Springer 搞出一波涉及 107 篇文章的大规模撤稿,稿件均来自刚转给 SAGE 集团的 Tumor Biology 杂志。该杂志也被踢出 SCI。
图片来源:Springer 官网
有的出版社喜欢「闷声发大财」。
 
过去十年,出版商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已经悄悄撤回了数千份会议论文摘要。
图片来源:IEEE 官网
从撤稿原因来说,可分为两类:
 
  • 占六成多数的撤稿,属于欺诈或其他不当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图文的伪造、篡改和剽窃,或虚假同行评议等其他学术失范行为;
  • 占四成少数的则是由于错误(errors)、可重复性问题(reproducibility)或其他问题被撤回。
撤稿对学术生涯有什么影响?
国际出版道德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COPE)在 2009 年曾发布一份「撤稿指南」。
图片来源:指南截图
指南一开始提到:
The main purpose of retractions is to correct the literature and ensure its integrity rather than to punish authors who misbehave.
撤稿的主要目的不是惩罚作者的过错,而是为了修正文献,确保文章完整性和真实性。那些不可靠的数据,也有可能来自诚实的错误(honest error)或者研究中的处理失当(research misconduct)。
道理大家都懂。期刊本身并不会从撤稿这件事获得好处,频繁撤稿在降低期刊声誉的同时,也让读者质疑该期刊同行评审的权威性。毕竟,Tumor Biology 因撤稿太多被踢出 SCI 的前车之鉴刚过去不久。
话虽这么说,而且似乎撤稿还拿奖的也大有人在,但从专门研究来看,撤稿对作者的负面影响确实很大。
 
2016 年,加拿大的 Philippe MongeonVincent Lariviere 研究了撤稿论文对作者学术生涯的影响。他们从 PubMed 中找到 2299 篇撤稿论文,选取其中属于「生物医学」和「临床医药科学」两个领域的期刊论文作为研究数据集。
 
为了能在较长时间内观察到撤稿对学术生涯的影响,他俩把撤稿时间限定在 1996 到 2006 年,这样可以看到撤稿后的十年间,撤稿论文对相关作者学术生涯的影响。
图片来源:文献截图
结论很符合大多数人的直觉。
 
论文撤稿,对作者有显著的负面影响。79 名负主要责任的作者中,有 45 位没能在五年内再次发表论文。甚至那些没有负主要责任的作者也会受到「牵连」而对其职业生涯产生不良影响。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有导师对撤稿,甚至是还没见刊的论文撤稿都避之唯恐不及了。
 
2019 年 6 月 12 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一中国籍陈姓博士生失踪,次日被发现在校内办公室自尽。根据事后爆出的消息,令这位博士生自杀的原因,竟然是撤稿与否的纷争。
陈同学所在课题组页面 图片来源:佛罗里达大学官网
陈同学的一篇论文在今年 3 月被顶级期刊录用。但他在补数据时发现,文章的数据严重失实,便请求导师同意撤稿。但他的李姓华裔导师不同意,甚至以取消学位相威胁,两人产生严重矛盾。陈同学背上巨大的思想包袱,不堪重负,最终选择轻生。
大牛是怎么回应撤稿的?
对于撤稿,有人避之不及,有人却虚怀若谷。

前文提到的 Szostak 教授,在获得诺奖后的 2017 年又撤稿一篇 Nature Chemistry 论文,问题仍然出在无法重复上。

图片来源:Nature 官网
在后来的采访中,他说这件事非常尴尬(Definitely embarrassing),原本他以为自己解决了困扰研究者 50 年的问题,然而……
在总结(两次?)教训的时候,Szostak 教授说当时被(胜利的)信念蒙蔽,没有严格和仔细地分析实验结果;在总结经验的时候,他说:
 
唯一可取之处在于我们「自己」发现并纠正了所犯的错误!…… 我履行了我的义务,确保在我以后没有人会浪费时间在这上面。
图片来源:Science 官网
科学不断发展,一篇论文或一个结论,都未必是绝对真理,只是人类在铺设通往真理的道路上的一块砖。这块砖到底是作为路基,还是作为绊脚石,很多时候取决于科学家和学术圈的态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否定与修正才应是科学发展的常态。
撤稿,很多时候并不是瞎搞,而是一种对科研负责的认真态度。
学术圈

2019年11月优青基金项目资助重大变更,部分项目被取消(附全部名单)

2019-11-15 22:11:19

学术圈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医院的血液科主任被指论文9篇造假

2019-11-15 22:24:45

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转载,并不保证内容正确或赞同其观点。
如转载稿涉及失效、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修改、删除相关文章,请留言反馈
Notice: When your legal rights are being violated, please send an email to: [email protected]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