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PubPeer网站和Retraction Watch网站一次次劲爆的揭露数据造假问题,不管作者是多大的牛,只要Ta的数据有问题,任何蛛丝马迹,都会被网友扒得底朝天,比如哈佛医学院教授,心脏干细胞权威Piero Anversa教授,就因涉嫌伪造和篡改实验数据被一口气撤稿31篇。
而作为实验数据造假中的重灾区,WB由于其从原始数据到最后成文展示,本身即需要裁减排版,此过程中,造假的空间就会很大。
“故意裁减,旋转,复制黏贴,一图多用,调整对比度”等等一些列操作都可以让数据变得非常”完美”。
对此,近日,中国学者熟知的PLOS ONE终于展开了行动,编委会成员陆续收到了以下信件:PLOS ONE 和 PLOS Biology自7月1号开始,均将要求作者提供WB的原始数据!
在PLOS ONE官网的投稿指南里,我们看到相关要求已经同步更新,要求所有作者提供WB相关的原始数据,并存放在可用的数据库中,提供可查询的信息。虽然在投稿初期不一定提交,但是在Under Review以及可能被接收之前,需要提交,接收审查。
作为中国学者喜闻乐见的期刊,PLOS one近几年的影响因子一直没有起色,根据神器IF查与投上的数据显示,其已连续三年处于3以下。而此次举措势必将让更多的“妄图蒙混过关者”望而却步。
数据来源:“IF查与投”小程序
在明知可能影响出版社收入的情况下,编辑部痛定思痛,采取以上举措,足见其下决心之大,值得尊敬. 期待其影响因子重回巅峰!
参考消息:
https://blogs.plos.org/plos/2019/08/redefining-standards-in-image-data-reporting-a-new-policy-at-plos-one-and-plos-biology-requires-raw-blot-and-gel-image-data